大众金融客服电话:0451-5791-8600 服务热线:0776-296-6929三线电话 0776-296-6935 用心服务,解决客户问题,真诚沟通,热情,耐心,敬业,业务办理、允许线下还款、投诉、查询、认证、账户激活、投诉、信用评价等相关业务! www.banmahao.com
此外,央行在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中也表示,自2023年1月起,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
数据显示,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存款余额222亿元,当月增加27亿元。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评价,“这三类公司规模逐年增加,必须纳入到统计范围之内才能真实反映金融数据变动;另外,消费金融及理财类公司和国家提倡促消费方针一致,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所以定期发布真实数据有助于市场良性发展”。
政策促消费和内需仍是核心
整体来看,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疫情冲击消退、各地稳增长计划和举措出台,企业与政府部门投资步伐加快,消费预期逐步恢复,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融资需求共同作用下,开年信用扩张积极,加速宽信用进程。但年初信贷高增下,后续韧性仍需观察。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信用扩张的韧性和地产、消费修复情况仍较为关键,扩投资、促消费、稳地产、调结构等政策需延续支持,应继续保持稳健货币环境,以巩固年初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提升经济修复的斜率和可持续性。
周茂华同样指出,1月金融数据尽管存在季节因素扰动,但数据表现强劲,企业新增信贷复苏领先于居民,表现理想,预示国内消费和内需复苏趋势确定。但金融数据也反映,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仍偏弱,房地产元气尚未恢复,加之部分行业企业继续面临一定困难,内需复苏仍面临一定阻力。
“这种情况下,政策促消费和内需仍是核心,但今年政策对物价的重视会有所提升;一方面,国内需要进一步合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消费成本,尤其是小微企业、重点领域、制造业等领域融资支持,实施好稳楼市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国内金融、财政等政策需要加强配合,保持货币环境适度宽松,提升政策精准性与效率。”周茂华说道。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则预测,2023年消费增速有望逐步修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但同时仍需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支持与呵护,以有序扩大金融支持消费信贷的规模、稳步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助力消费恢复、提振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应当明确和加力扶持文旅、出行、住宿、餐饮等消费场景逐步复苏的行业和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国家政策侧重的重点领域。
另外,金融机构应持续加大对消费行业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和企业纾困,特别是对消费行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纾困帮扶;应对消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加快相关贷款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信贷总量增长;应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促进房地产相关消费领域复苏。